刘墉擅书法,工书,尤长小楷,其书用墨厚重,貌丰骨劲,别具风貌,为清一代书法家,也兼及颜真卿及苏轼。其书法最初从元代赵孟𫖯入手,至中年方自成一家,以魏晋为师,笔意古厚。与铁保、翁方纲、成亲王永瑆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。
刘墉书写杜甫诗句之手卷时,书于水红色、钩金花的纸张上,十分别致。起始的一首诗题名为〈缚鸡行〉,叙述小仆绑著鸡要到市中去卖,引起了诗人对人、鸡、虫三者间的一些感慨,内容颇有意趣。至于在书法方面,圆润婉转的字体,看似柔软无骨,实际上却是将劲道隐藏于丰厚的外貌中,相当的内敛,前人评论刘墉的书法为绵里藏针,应即此意了。
七十岁以后则专心于北朝的石碑书法。他的书法,用墨厚重,墨色浓墨丰润,但是骨架结构则非常刚劲,结合了柔与刚的两面,别具特色。徐珂称赞刘墉:“文清书法,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,清庙明堂之器,推为一代书家之冠。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。所谓金声玉振,集群圣之大成也。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,体格屡变,神妙莫测。”[21]
刘墉的行书作品,藏于山东博物馆
刘墉手书虹饮山房匾额
刘墉手书程子四箴匾额